趁著月底的空檔到花蓮瑞穗山上當半天志工
這是由青輔會東部志工中心發起的活動
目的是協助前陣子遭受颱風摧殘的果農
整理果園中的落果和清理工作
我看見那裏的果園損失情形真的是很慘重
好多山頭的地上都是爛掉的芭樂柚子柳丁和橘子
志工得一個個檢起來裝袋運下山
這次真的是很難得的體驗
了解到山上的工作真的是非常辛苦
風吹日曬雨淋的天氣也是相當大的考驗
我想 不管這次我們能夠幫忙到什麼程度
但總是做多少算多少 希望可以讓這些農民
可以稍微的喘口氣休息來恢復他們的果園
同時也非常感謝東部志工中心的工作人員
不管是專職的工作人員還是中心的志工
都提供來參與的志工相當熱心的協助
都是從一大早就忙到晚上還不得閒
真的要給你們大聲加油掌聲鼓勵
星期一, 9月 03, 2007
星期一, 7月 30, 2007
飛行少年
前陣子在幫一部記錄片聽打字幕工作
隨著鏡頭我也和主角完成了旅程
他們是一群住在花蓮信望愛少年學園的青少年
在他們現在看起來陽光燦爛的每個笑容背後
都曾經都有一段我們認為不幸的故事發生過
也許是受到家庭中父母親的不當對待或忽略
因此而逃家逃學甚至做出連他們在當時年紀
都不知道對不對或該不該做的事
最後他們被送來這裏
這是一個收容非行少行的安置機構
或許對這些孩子來說
這裏才是一個他們可以學習真正去愛人的家庭
在這裏的老師們很有耐心的用宗教的力量來引導他們
讓他們學習去愛自己接納自己的遭遇
甚至學習去原諒他們的父母
同時藉著詩歌陶冶他們生活
還有騎獨輪車來鍛鍊他們的意志
這是由一位觀護人從日本引進的運動
藉著騎車時不斷尋找平衡點的過程
引導他們找到自己找到未來的定位
他們在去年八月份己經完成環島騎獨輪車的活動
在過程中他們也克服了相當多的困難
他們也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和堅持到底
希望這部記錄片將來播出時
能有更多人知道他們真的是很棒
社會也能夠多給他們鼓勵
因為這些人將來一定會
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經過這些過程的歷練
他們也會更珍惜
他們自己所擁有的幸福
證明他們也能造福社會
做出一些小小的貢獻
隨著鏡頭我也和主角完成了旅程
他們是一群住在花蓮信望愛少年學園的青少年
在他們現在看起來陽光燦爛的每個笑容背後
都曾經都有一段我們認為不幸的故事發生過
也許是受到家庭中父母親的不當對待或忽略
因此而逃家逃學甚至做出連他們在當時年紀
都不知道對不對或該不該做的事
最後他們被送來這裏
這是一個收容非行少行的安置機構
或許對這些孩子來說
這裏才是一個他們可以學習真正去愛人的家庭
在這裏的老師們很有耐心的用宗教的力量來引導他們
讓他們學習去愛自己接納自己的遭遇
甚至學習去原諒他們的父母
同時藉著詩歌陶冶他們生活
還有騎獨輪車來鍛鍊他們的意志
這是由一位觀護人從日本引進的運動
藉著騎車時不斷尋找平衡點的過程
引導他們找到自己找到未來的定位
他們在去年八月份己經完成環島騎獨輪車的活動
在過程中他們也克服了相當多的困難
他們也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和堅持到底
希望這部記錄片將來播出時
能有更多人知道他們真的是很棒
社會也能夠多給他們鼓勵
因為這些人將來一定會
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經過這些過程的歷練
他們也會更珍惜
他們自己所擁有的幸福
證明他們也能造福社會
做出一些小小的貢獻
星期三, 5月 09, 2007
聽歌心情
最近聽到一首由黃妃所演唱的歌曲 追追追
覺得這首歌她的咬字 很有江湖味道
也許是可以稱得上矯揉造作
不過 這樣的歌聽起來氣勢磅礡 也很過癮
這大概就是台客的精神所在吧
還有另一位男歌手 盧廣仲
其實在聽到他唱歌時 我心情不是很好
不過在聽完歌後 心情好了很多
他的歌曲是比較開朗也比較天真的一種民謠風格
聽起來有些慵懶 但描述內容的卻是相當生活化
很貼近學生式的生活
節奏聽起來很容易產生共鳴
我覺得也很有個人風格
這兩位歌手是我最近覺得很有特色的歌手
分享給大家可以去找來聽聽看
覺得這首歌她的咬字 很有江湖味道
也許是可以稱得上矯揉造作
不過 這樣的歌聽起來氣勢磅礡 也很過癮
這大概就是台客的精神所在吧
還有另一位男歌手 盧廣仲
其實在聽到他唱歌時 我心情不是很好
不過在聽完歌後 心情好了很多
他的歌曲是比較開朗也比較天真的一種民謠風格
聽起來有些慵懶 但描述內容的卻是相當生活化
很貼近學生式的生活
節奏聽起來很容易產生共鳴
我覺得也很有個人風格
這兩位歌手是我最近覺得很有特色的歌手
分享給大家可以去找來聽聽看
星期日, 3月 18, 2007
樂生院是我們的文化遺產 不能這麼草率地被處置
星期六下午到新莊樂生院去參加了保存樂生院的活動,雖然來參加活動的人大多是青年學生,
但是可以看得出來 縱使這些青年學生的力量很微弱,但是他們仍然願意去做這些似乎和他們生活
沒有重要關係的事情,而且是以他們獨特的方式來做,我真的很感動,對於他們的努力.
有一位台大法律系的同學,在樂生院的院民表演完之後,向大家說明3月16日遭受警察的驅離的經過情形,她很担心樂生院這次真的在四月十六日會被拆掉,而住在那裏的阿公阿媽無法終老在他們被囚禁了半世紀的家園,而被迫要搬到不適合他們居住的醫療大樓裏,那這樣真的會很讓人遺憾,我們的政府竟然這樣來對待這些因為當初身不由己之下被囚禁在樂生院,現在又要被迫遷到不適合他們居住的地方,真的是很讓人難過.
下面這個網址是熱心的部落客,在樂生實地拍攝的畫面.
http://blog.xuite.net/blue.joe/joe/
這裏還有一位新莊社區大學的繪本老師為樂生院的院民所做的繪本,裏面扼要介紹了樂生人文及歷史和建築的資料,很值得一看.
我想,如果大家時間允許的話,不妨這個星期六日也就是24日25日 下午,可以走訪一趟樂生院, 有創意市集和現場演唱.
請大家去看看住在那裏的院民,他們的生活情形及那裏的環境,就會知道是否應該要寬容些來對待這些院民, 不要這麼草率的就讓他們消失,不然台灣人就少掉一個值得讓我們驕傲的歷史場景及生活方式,來號稱我們是以人權立國的國家了.
但是可以看得出來 縱使這些青年學生的力量很微弱,但是他們仍然願意去做這些似乎和他們生活
沒有重要關係的事情,而且是以他們獨特的方式來做,我真的很感動,對於他們的努力.
有一位台大法律系的同學,在樂生院的院民表演完之後,向大家說明3月16日遭受警察的驅離的經過情形,她很担心樂生院這次真的在四月十六日會被拆掉,而住在那裏的阿公阿媽無法終老在他們被囚禁了半世紀的家園,而被迫要搬到不適合他們居住的醫療大樓裏,那這樣真的會很讓人遺憾,我們的政府竟然這樣來對待這些因為當初身不由己之下被囚禁在樂生院,現在又要被迫遷到不適合他們居住的地方,真的是很讓人難過.
下面這個網址是熱心的部落客,在樂生實地拍攝的畫面.
http://blog.xuite.net/blue.joe/joe/
這裏還有一位新莊社區大學的繪本老師為樂生院的院民所做的繪本,裏面扼要介紹了樂生人文及歷史和建築的資料,很值得一看.
我想,如果大家時間允許的話,不妨這個星期六日也就是24日25日 下午,可以走訪一趟樂生院, 有創意市集和現場演唱.
請大家去看看住在那裏的院民,他們的生活情形及那裏的環境,就會知道是否應該要寬容些來對待這些院民, 不要這麼草率的就讓他們消失,不然台灣人就少掉一個值得讓我們驕傲的歷史場景及生活方式,來號稱我們是以人權立國的國家了.
星期日, 2月 25, 2007
今年過年..
星期日, 12月 03, 2006
一公升眼淚 只要有愛 生命就值得存在
人活在世界上到底是有什麼目的呢?一定要對社會有所貢獻才是有意義的嗎?還是就平凡的過生活。這是我看到影片最後年輕的女主角所說的話:「.. 真開心我還活著,心還跳動著,雖然無法幫助人..」這段話讓我有很深的感觸。
常常我們在生活中一直被教導將來要做個有用的人,可是卻常常忽略了在當下一分一秒中我們每天要過的生活,眼光一直在往前看,卻忘了看看自己周圍就有許多珍貴的事物正在發生。劇中的女主治醫師也說:「人每天總要懷抱一、二個煩惱活下去。」我覺得這是對生活正確的態度。女主角亞也在醫師誠實的告知未來不能結婚的病情發展之後,也沒有喪失對生命的那份渴望, 我想這是她真實的活在當下最好的證明。
但是我們的社會主流對所謂的身心殘障者,經常帶著有色眼光來看待他們,認為他們是個麻煩,對社會沒有貢獻是不值得我們重視的人,這可以從劇中亞也就讀的學校,不願意為了女主角一個人改善學校環境,就請老師去告訴家長,考慮去就讀特殊養護學校的片段中看出來。
我認為這是學校推卸責任的做法,因為亞也她正處在青少年的階段,是最需要同儕的友誼,來支持她學習如何和疾病相處的時侯,而且也是對其它同學做一個最好的身教,讓他們不要對身心障礙者有所歧視,學校卻把她想和大家在一起唸書的權利給剝奪了,雖然亞也最後還是帶著同學的祝福去養護學校,但這一定也帶給她內心相當大的衝擊,因為那表示她也認為自己是個會拖累人的身障者了,這樣的烙印一定會使人非常難受。
到了養護學校,亞也開始學習自己要獨立自主,跌倒了要自己站起來,這對亞也是另一個生活上的挑戰,她在這裏和同是身障者的同學在一起生活,學習如何照顧自己也照顧別人,這也讓她找到了自己的用處,雖然力量微小,但還是有她可以和別人一起做的事情,也和同學們成功完成了劇場公演的發表會。
我想亞也能夠有這麼強的意志力,和自身的疾病相處了這麼久,當然週圍的人包括家人及同學,還有醫師及學校旁那位老闆娘的鼓勵都有很大幫助,那位老闆娘在她要去養護學校臨別時送他麵包,也對她說:「人就算悲傷難過也會肚子餓,只要吃東西,明天又可以過下去。」這句話也是給我很深的感動,作為一個實實在在生活的人來說,真的是沒有什麼問題不能解決的。
只要我們記得先愛惜自己的生命,就算不能夠做什麼,只是單純地活在我們的每一次呼吸中,用心去感受身邊的人對我們的那份愛,不需要用其它什麼我們擁有過的東西或做過的事來證明,這就是我們活過最美好的證明,對我們的生命來說就已足夠了!不是嗎!
常常我們在生活中一直被教導將來要做個有用的人,可是卻常常忽略了在當下一分一秒中我們每天要過的生活,眼光一直在往前看,卻忘了看看自己周圍就有許多珍貴的事物正在發生。劇中的女主治醫師也說:「人每天總要懷抱一、二個煩惱活下去。」我覺得這是對生活正確的態度。女主角亞也在醫師誠實的告知未來不能結婚的病情發展之後,也沒有喪失對生命的那份渴望, 我想這是她真實的活在當下最好的證明。
但是我們的社會主流對所謂的身心殘障者,經常帶著有色眼光來看待他們,認為他們是個麻煩,對社會沒有貢獻是不值得我們重視的人,這可以從劇中亞也就讀的學校,不願意為了女主角一個人改善學校環境,就請老師去告訴家長,考慮去就讀特殊養護學校的片段中看出來。
我認為這是學校推卸責任的做法,因為亞也她正處在青少年的階段,是最需要同儕的友誼,來支持她學習如何和疾病相處的時侯,而且也是對其它同學做一個最好的身教,讓他們不要對身心障礙者有所歧視,學校卻把她想和大家在一起唸書的權利給剝奪了,雖然亞也最後還是帶著同學的祝福去養護學校,但這一定也帶給她內心相當大的衝擊,因為那表示她也認為自己是個會拖累人的身障者了,這樣的烙印一定會使人非常難受。
到了養護學校,亞也開始學習自己要獨立自主,跌倒了要自己站起來,這對亞也是另一個生活上的挑戰,她在這裏和同是身障者的同學在一起生活,學習如何照顧自己也照顧別人,這也讓她找到了自己的用處,雖然力量微小,但還是有她可以和別人一起做的事情,也和同學們成功完成了劇場公演的發表會。
我想亞也能夠有這麼強的意志力,和自身的疾病相處了這麼久,當然週圍的人包括家人及同學,還有醫師及學校旁那位老闆娘的鼓勵都有很大幫助,那位老闆娘在她要去養護學校臨別時送他麵包,也對她說:「人就算悲傷難過也會肚子餓,只要吃東西,明天又可以過下去。」這句話也是給我很深的感動,作為一個實實在在生活的人來說,真的是沒有什麼問題不能解決的。
只要我們記得先愛惜自己的生命,就算不能夠做什麼,只是單純地活在我們的每一次呼吸中,用心去感受身邊的人對我們的那份愛,不需要用其它什麼我們擁有過的東西或做過的事來證明,這就是我們活過最美好的證明,對我們的生命來說就已足夠了!不是嗎!
星期五, 12月 01, 2006
訂閱:
文章 (Atom)